货号:298-80601
本试剂盒是可用于细胞培养上清和体液样本中细胞外囊泡的定性分析以及定量分析的酶联免疫试剂。将能与细胞外泌体表面的磷脂酰丝氨酸(PS)特异性结合的蛋白质预包被到板上,细胞外泌体与其反应被固定后,以目的细胞外泌体表面标记蛋白的生物素标记抗体作为检测一抗,以试剂盒中的HRP标记链霉亲和素为二抗,可高灵敏度检测表面具有靶标记蛋白的细胞外泌体。同时,可用不同物种的生物素标记抗体作为检测一抗。此外,二抗采用HRP标记链亲和素,与血液成分的非特异性结合低,可高灵敏度检测血液样本中的细胞外泌体。
品牌 | 货号 | 产品名称 | 规格 |
Wako | 298-80601 | PS Capture™ Exosome ELISA Kit (Streptavidin HRP) PS Capture™外泌体ELISA Kit (链霉亲和素HRP) | 96 tests |
说明书:
外泌体分析工具
PS Capture™ 外泌体ELISA试剂盒(链霉亲和素HRP)
本试剂盒是可用于细胞培养上清和体液样本中细胞外囊泡的定性分析以及定量分析的酶联免疫试剂。将能与细胞外囊泡表面的磷脂酰丝氨酸(PS)特异性结合的蛋白质预包被到板上,细胞外囊泡与其反应被固定后,以目的细胞外囊泡表面标记蛋白的生物素标记抗体作为检测一抗,以试剂盒中的HRP标记链亲和素为二抗,可高灵敏度检测表面具有靶标记蛋白的细胞外囊泡。同时,可用不同物种的生物素标记抗体作为检测一抗。此外,二抗采用HRP标记链亲和素,与血液成分的非特异性结合低,可高灵敏度检测血液样本中的细胞外囊泡。
·特点
·高灵敏度和定量检测
可以直接检测样本中的细胞外泌体(无需分离)
可以从2.5uL左右的血液样本中检测细胞外囊泡(节约样本)
灵敏度是WB法的50~1000倍(检测微量信号)
·应用广泛
可定性或定量检测培养上清和血液样本中的细胞外囊泡
测定EV-depleted FBS中残留的细胞外囊泡数量
使用凝集素分析外泌体的糖链
·通用的生物素标记检测方法
一抗可灵活更换成不同动物来源的抗体或凝集素等的生物素标记一抗
·操作简单以及再现性高
最优化细胞外泌体检测用的试剂盒和试剂
·检测原理
本试剂盒使用生物素标记抗体作为一抗,二抗使用HRP标记的链亲和素。因此,可以不受限于抗体种类分析细胞外泌体。
·试剂盒组成
试剂盒组成(96次用) | 容量 |
Exosome Capture 96 Well Plate | 1块(8well×12 strips) |
Reaction Buffer | 80mL×1支 |
Washing Buffer(10×) | 100mL×1支 |
Exosome Binding Enhancer(100x) | 10mL×1支 |
Control Biotinylated Antibody Anti-CD63(100×) | 120uL×1支 |
HRP-conjugated Streptavidin(100x) | 240uL×1支 |
TMB Solution | 12mL×1支 |
Stop Solution | 12mL×1支 |
Plate Seal | 4块 |
使用说明书 | 1份 |
·对应样本
样本 | 定性分析 | 定量分析 |
细胞培养上清液 | 可以实现 | 可以实现 |
体液样本 | 可以实现 | 可以实现 |
·数据
■血液样本以及培养上清液样本的稀释线性(Linearity)
用从COLO201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纯化的细胞外囊泡制成的标准曲线为基住,检测①人血清稀释样本,②人肝素血浆稀释样本,③人EDTA血浆稀释样本(各2个样本,稀释4次)以及④COLO201细胞培养上清液稀释4次的样本中的外泌体浓度(检测CD63),评价各个样本的稀释线性。
结果表明,在CD63检测中,血清和肝素血浆样本在双倍稀释或更高稀释度下可获得良好的线性。EDTA血浆样本在5倍以上稀释度下可获得良好的线性。
■PS亲和法和抗体法的比较(捕获EVs的能力)
将预处理*1的各个细胞培养上清液分别添加至已固相化的抗CD抗体(CD9,CD63,CD81)或Tim4微孔板的各个孔中进行反应。然后,用各个生物素标记抗CD抗体(CD9,,CD63,CD81)检测结合的外泌体。
*1预处理条件:10,000×g.30分
PS亲和法与抗体法相比,更高效率地捕抓到了各种细胞株来源的外泌体
■测定市面上“无外泌体血清”中残留的外泌体数量
用生物素标记抗CD9抗体*2检测未处理的FBS,市场上售卖的“无外泌体血清”(EV-depleted FBS)以及超离处理的FBS(UC-treated FBS)*3中残存的外泌体。
*2用Biotin Labeling Kit-SH(产品编号348-90941)标记抗CD9抗体(产品编号014-27763)。
*3超离条件:160,000×g.16h
Capture:Tim4/Detection:生物素标记抗CD9抗体
使用PS亲和法的ELISA系统,可以简单便利地检测到外泌体残留量。
■应用于糖链分析:rBC2LCN凝集素和Tim4的双抗夹心ELISA
用生物素标记抗CD63抗体(产品编号019-27713)和生物素标记rBC2LCN凝集素*4检测预处理完成*5的5倍稀释iPS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外泌体。
*4用EZ-Linkw Sulfo-NHS-LC-LC-Biotin(ThermoFisher公司)标记rBC2LCN产品编号029-18061)。
*5预处理条件:10,000×g,30min
捕获用抗体:Tim4/检测用抗体:名生物素标记体
<参考文献>S.Saito,et al,Sci.Rep,8,3997(2018)
通过与各种凝集素相组合,可应用于外泌体表面上的糖链分析。
■检测人正常血液样本中外泌体标记物的相对浓度
准备人血清(10个样本),EDTA血浆(9个样本)和肝素血浆(9个样本)作为正常血液样本,检测外泌体标记物CD63和CD9,以及被认为是癌细胞外泌体特异性标记物的EpCAM。
结果显示,在各个血液样本中均检测出了外泌体标记物CD63和CD9,但只有在癌细胞外泌体中才检测出极微量的表面抗原EpCAM。
■COLO201来源纯化外泌体的添加回收测试
准备混合血清,EDTA血浆,肝素血浆的2倍稀释液,并添加从COLO201细胞培养上清中提取的3种浓度的COLO201来源外泌体,以EpCAM检测来确认回收率。
在EpCAM检测中,添加回收率在100%±10%的范围内,显示出良好的回收性能*6。
*6 考虑到【血液检体的稀释线性】,EDTA血浆样本建议稀释5倍以上进行检则。
·相关产品
货号 | 产品名称 | 规格 |
293-77601 | MagCapture™ Exosome Isolation Kit PS MagCapture™外泌体提取试剂盒PS | 10 tests |
295-71701 | microRNA Extractor® SP Kit microRNA提取试剂盒 | 50 tests |
297-73101 | Protein Assay BCA Kit 蛋白测定试剂盒(二喹啉甲酸) | 250 tests |
058-09261 | EV-Save™ Extracellular Vesicle Blocking Reagent EV-Save™ 细胞外囊泡吸附抑制剂 | 1 ml |
052-09301 | Exosomes, from COLO201 cells, purified COLO201来源外泌体(已纯化) | 50 μL |
PS Capture™ Exosome ELISA Kit (Streptavidin HRP) PS Capture™外泌体ELISA Kit (链霉亲和素HRP) | 96 tests | |
297-79201 | PS Capture™ Exosome ELISA Kit (Anti Mouse IgG POD) PS Capture™外泌体ELISA试剂盒(抗小鼠IgG POD) | 96 tests |
297-79701 | PS Capture™ Exosome Flow Cytometry Kit PS Capture™外泌体流式试剂盒 | 300 tests |
012-27063 | Anti CD63, Monoclonal Antibody (3-13) 抗CD63单抗(3-13) | 100 μl |
014-27763 | Anti CD9, Monoclonal Antibody (1K) 抗CD9单克隆抗体(1K) | 100 μl |
011-27773 | Anti CD81, Monoclonal Antibody (17B1) 抗CD81单克隆抗体(17B1) | 100 μl |
385-14451 | UniWells™ Adapter 96 UniWells™共培养板96孔板适配器 | 1 ea |
388-14441 | UniWells™ Filter 0.6μm UniWells™滤膜0.6 μm | 50 sheets |
381-14431 | UniWells™ Filter 0.03μm UniWells™滤膜0.03 μm | 50 sheets |
384-14421 | UniWells™ Horizontal Co-Culture Plate UniWells™水平共培养板 | 10 set |
相关资料:
参考文献:
[1]"Anovel affinity-based method for the isolation of highly purifi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W. Nakai, T.Yoshida,D. Diez,Y. Miyatake,T. Nishibu.N. Imawaka,K. Naruse,Y. Sadamura & R. Hanayama,. SciR ep 6,33935(2016).